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蘭卡斯特教授暢談 遇見不平凡的星雲大師

心靈補給

字級

蘭卡斯特教授暢談 遇見不平凡的星雲大師

【人間社 方伶文 科羅拉多州報導】 2023-05-02
北美雲來集講壇4月30日邀請國際知名佛教學者,亦為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暨西來大學董事會成員蘭卡斯特教授(Dr. Lewis R. Lancaster)線上講座,主題為「遇見不平凡:我所認識的星雲大師(Encountering the Extraordinary:Meeting Master Hsing Yun)」分享遇見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三個重要事件,暢談看見大師不平凡的一面。

同時邀請西來大學校長謝明華博士(Dr. Minh-Hoa Ta)擔任嘉賓,由溫哥華青年Erin Yi Ran Xu主持。Zoom線上有各方聆聽者,如(UTMB, Galveston)德州大學醫學院13人,聖地牙哥西方寺40人及北美各到場法師及信徒約百人,YouTube平台同步直播,24小時內觀看近612人次。與會聽眾,向蘭卡斯特請益交流對於人間佛教的思想,雙方互動踴躍。

蘭卡斯特分享初見大師,是在1988年西來寺的世界佛學年會,當時他大膽提出以巴利文建立佛光大藏經的數位化之計畫,展示完畢全場鴉雀無聲,僅有大師發言給予支持鼓勵,讓他印象深刻。蘭卡斯特說,多年後,才得知大師在宜蘭弘法之初,就是運用當時最尖端的幻燈機弘法,「我看見大師眼界與前瞻性,是如此的不平凡」。

佛教東傳是隨著商隊而傳播,商隊會經由陸路及海上兩條路線進行商業貿易,而海路的傳播少人重視,開啟了蘭卡斯特研究,並希望將多年的成果呈現於世。但計畫案所需費用龐約美金100萬元遭拒,大師得知此事,竟然全力支持這運用現代科技的研究,才有了現在於佛陀紀念館設展至2026年的「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

經此,更加認識大師與佛光山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克服許多科技困難與龐大資源,過程實屬不易,而星雲大師與佛光山卻做到了,源於大師有一份無量無邊的心量。經典裡,須菩提與舍利佛對話,提到「開悟很難,菩薩卻說不難。」大師是位人間菩薩,所以對身為菩薩的大師,一切都不難。

最後,分享最後一次見到大師,是幾年前到高雄佛光山和大師握手的感動。大師的手,非常輕柔,彷彿是沒有重量的,透過柔軟的手,感受到大師想傳遞的慈悲與溫柔。蘭卡斯特說,當時大師的身體,是疾病纏身,言語不便、行動不便,但阻止不了想傳遞慈悲的這份心與精神,「這是我再次卻也是最後一次,親見大師的不平凡」。

謝明華分享,進入西來大學後,對於大師的眼光廣大、有前瞻性,更富含愛、慈悲、智慧,非常人所及。經由這3年任職,看到星雲大師傳播的人間佛教,期許自己以大師為學習對象,繼續發揚善美的精神。

「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差別為何?」蘭卡斯特表示,佛陀生長在人間,把慈悲的教義運用在人間,我們跟佛陀一樣都在人間,就要將教義用在人間,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就是在人間運用佛陀教法,從古至今的佛教基本教義都是相同的,沒有差別。

格羅斯蒙特學院(Grossmont College)教授卡爾·埃維格分享,蘭卡斯特對於佛教該如何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提出許多有影響力的思辨論述。

科科羅拉多Grary 分享,非常遺憾從未親見大師,但大師謙虛和平易近人,處處為人著想,淡泊名利等特質,是世界少有的,值得尊重。

佛光會科州協會理事林慧珠分享,在講座中,看見大師開放的心胸、前瞻的眼,結合當代最流行的元素,善用科技,弘揚人間佛教。

科州協會會長Jasmine分享,蘭卡斯特所說的兩個公案印象深刻。「心隨外境產生的煩惱」,就像帶著沉重的石頭四處晃盪,甚至還把過去的煩惱帶到今天,又帶到未來。蘭花公案直指「不忘初心」,不能因眼前的不如意,遺忘最初的發心與熱忱。

科州協會祕書長JUN分享,在閱讀大師著作中,印證大師先進的思想理念,彷彿大師就在身邊,很親近自在。感受到佛光人要善用新科技,福利大眾。
12345678910第1 / 52頁
追蹤我們